诛 详细解释
-
诛誅〈动〉(1) (形声。从言,朱声。本义:声讨、谴责)(2) 同本义 [reproach]诛,讨也。——《说文》诛,代。诛犹责也。——《白虎通》诛以驭其过。——《周礼·太宰》诛求无厌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齿路马有诛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》。注:“罚也。”得志于诸侯,而诛无理,曹其首也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于予与何诛?——《论语·公冶长》甚悖逆不轨,宜诛讨之日久矣。——汉· 桓宽《盐铁论·本议》(3) 又如:诛放(责斥其罪并予以放逐);诛远(斥退疏远);诛惩(声讨惩处);诛心(揭露、指责人的用心)(4) 杀戮。夺去生命[kill]立诛杀曹无伤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(5) 又诛有功之人。不诛之则为乱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慎行论》广德素闻 超在 鄯善诛灭虏使,大惶恐。——《后汉书·班超梁慬传》能诛戮清流之朋,莫如唐昭宗之世。—— 宋· 欧阳修《朋党论》不当诛之。——清· 黄宗羲《原君》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,按诛五人。—— 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以诛奸贼。——清· 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(6) 又如:诛论(以罪论死);诛流(杀戮和流放);诛害(杀害);诛赦(杀戮与赦免)(7) 治罪,惩罚 [punish]诛严不为戾。——《韩非子·五蠹》(8) 又夫离法者罪,而诸先生以文学取;犯禁者诛,而群侠以私剑养。(9) 又而诛罚不必其后也。故卒不加诛。——汉· 刘向《列女传》原情定过,赦事诛意。——《后汉书·霍胥传》(10) 又如:诛意(惩罚、制裁其心意。指加罪于人,不论其事迹、行事,只寻究其动机或心意);诛恶(惩治作恶者);诛率(惩治首恶)(11) 要求;索取 [ask for]诛屡于徒人费,弗得。——《左传·庄公八年》人人自制,是以贪财诛利,不畏死亡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诛求无时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(12) 又如:诛敛(搜刮财货,横征暴敛);诛求无厌(勒索、榨取没有满足的时候);诛攫(需索攫取)(13) 讨伐 [send armed forces to suppress]诛暴秦。——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下无倍畔之心,下无诛伐之志。——汉· 贾谊《治安策》(14) 又如:诛暴讨逆(讨伐凶恶叛逆的人);诛国(被讨伐的国家);诛讨(讨伐);诛叛(讨伐叛逆)(15) 铲除 [eliminate;uproot]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?——屈原《卜居》(16) 又如:诛茅(剪除茅草)(17) 记述 [record and narrate]吾以为古之善者则诛之,今之善者则作之,欲善之益多也。——《墨子》

汉语字典查诛字:
①部首查诛字:可先查部首,然后查询8画,相应的就可以找到诛字所对应的页码;②拼音查诛字:可先找到拼音Z,然后找到完整的拼音zhu,然后看到第1声调看到zhū,相应的就可以找到诛字所对应的页码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