腊 详细解释
-
腊 xī〈动〉(1) 晒干;制成干肉然得而腊之以为饵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(2) 又如:腊田(干枯的田)(3) 另见
其它解释
-
腊臘、臈〈动〉(1) (形声。从肉,巤()声。本义:年终祭祀) 祭名。古代阴历十二月的一种祭祀。冬至后第三个戌日祭祀众神 [sacrifice at the end of the lunar year]冬至后三戌,腊祭百神。——《说文》。字亦作臈。夏曰嘉平, 殷曰清祀, 周曰大蜡, 汉曰腊。—— 蔡邕《独断》腊先祖五祀。——《礼记·月令》虞不腊矣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(2) 又如:腊日(古时腊祭之日。农历十二月初八);腊祭(古时岁终祭祀);腊会(古代腊祭时的集会);腊鼻(本为劣等鹞鹰,喻指无能之人)
-
腊臘〈名〉(1) 农历十二月 [the 12th moon of the lunar year]腊后花期知渐近,寒梅已作东风信。——晏殊《蝶恋花》(2) 又如:腊尽春初;腊八会(佛家于腊八开的诵经法会);腊底(年底,农历十二月底)。泛指冬月,尚与“伏”相对田家作苦,岁时伏腊,烹羊炮羔,斗酒自劳。——汉· 杨恽《报孙会宗书》(3) 又如:腊梨(亦作“刺梨”、“瘌痢”。秃子,生秃疮的人)(4) 佛教戒律规定比丘受戒后每年夏季(两期)三个月安居一处,修习教义,完毕,称一腊 [la]。如:戒腊;夏腊;法腊(5) 人出生后七天 [the seventh day after birth]人之初生,以七日为腊;人之初死,以七日为忌。——《玉笑零音》(6) 冬季腌制、烟熏而成的食品 [salted and dried]。如:腊肉;腊鸡(7) 另见
-
腊 xī〈名〉(1) (形声。从肉,昔声。本义:干肉) 同本义 [dried meat]腊,脯也。——《广雅·释器》噬腊肉。——《曷·噬》鱼腊。——《穆天子传》。注:“干鱼。”无腊与肤。——《仪礼·有司彻》。注:“腊为庶羞。”布千匹,腊五百斤。——《晋书·谢安传》(2) 又如:腊肉(干肉);腊人(古官名。掌干肉)
腊是什么意思说文解字
-
说文解字
臘【卷四】【肉部】
冬至後三戌,臘祭百神。从肉巤聲。盧盍切
备注注解
(臘)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。三戌下玉篇有爲字。非也。臘本祭名。因呼臘月、臘日耳。月令。臘先祖五祀。左傳。虞不臘矣。皆在夏正十月。臘卽蜡也。風俗通云。禮傳夏曰嘉平。殷曰淸祀。周曰大蜡。皇侃曰。夏殷蜡在己之歲終。皇說是也。秦本紀。惠王十二年初臘。記秦始行周正亥月大蜡之禮也。始皇三十一年十二月更名臘曰嘉平。十二月者、丑月也。始皇始建亥。而不敢謂亥月爲春正月。但謂之十月朔而已。項羽紀書漢之二年冬。繼之以春。繼之以四月。可證也。更名臘爲嘉平者、改臘在丑月用夏制。因用夏名也。臘在丑月、因謂丑月爲臘月。陳勝傳書臘月是也。漢仍秦制。亦在丑月。而用戌日、則漢所獨也。風俗通曰。臘者、接也。新故交接。大祭以報功也。漢家火行。火衰於戌。故曰臘也。高堂隆曰。帝王各以其行之盛而祖。以其終而臘。火生於寅。盛於午。終於戌。故火家以午祖。以戌臘。按必在冬至後三戌者。恐不在丑月也。鄭注月令曰。臘謂以田獵所得禽祭也。風俗通亦曰。臘者、獵也。按獵以祭。故其祀從肉。从肉。巤聲。盧盍切。八部。

汉语字典查腊字:
①部首查腊字:可先查部首,然后查询12画,相应的就可以找到腊字所对应的页码;②拼音查腊字:可先找到拼音L,然后找到完整的拼音la,然后看到第0声调看到là,相应的就可以找到腊字所对应的页码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