斯 详细解释
-
斯 sī〈助〉(1) 表示结构,相当于“之”、“的” [of]秩秩斯干,幽幽南山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斯干》(2) 用在倒装宾语和动词之间,以确指行为的对象,相当于“是” [be]笃公刘,于京斯依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公刘》(3) 用在形容词之后,相当于“然” [function word]王赫斯怒,爰整其旅。——《诗·大雅》
其它解释
-
斯 sī〈动〉(1) (会意。从斤,其声。其所以盛木柿。斤,斧子。本义:劈;砍)(2) 同本义 [split]斯,析也。——《说文》墓门有棘,斧以斯之。——《诗·陈风·墓门》有斯明享。——《书·酒诰》。郑注:“析也。”厮(斯)舆之卒。——《汉书·严助传》。注:“析薪者也。”(3) 扯裂 [tear]斯,裂也。——《广雅》。王念孙疏证:“今俗语犹呼手裂为斯。”(4) 分开 [divide]斯而析之,精至于无伦,大至于不可围。——《庄子》(5) 距离;离开 [leave]华胥氏之国…不知斯 齐国几千万里。——《列子·黄帝》
-
斯 sī〈代〉(1) “斯”假借为“此”,这,这个 [this]斯,此也。——《尔雅·释诂》斯言之玷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抑》登斯楼也,则有去国怀乡,忧馋畏讥,满目萧然,感极而悲者矣。——宋·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而毅宗之语公主,亦曰:“若何为生我家?”痛哉斯言。—— 清· 黄宗羲《原君》(2) 又如:斯世(此世,今世);斯人(此人);生于斯,长于斯
-
斯 sī则。就 [then]——表示承接上文,得出结论人之性,心有忧丧则悲,悲则哀,哀斯愤,愤斯怒,怒斯动,动则手足不静。——《淮南子》
-
斯 sī〈形〉(1) 通“厮”。古时干粗杂活的奴隶或仆役。引申为卑贱 [humble;low]旅琐琐,斯其所取灾。——《易·旅》乡官部吏,职斯禄薄。——《后汉书·左雄传》上疏(2) 又如:斯役(厮役。指干杂事的劳役);斯养(即厮养。奴仆)(3) 白色 [white]有兔斯首,炮之燔之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瓠叶》

汉语字典查斯字:
①部首查斯字:可先查部首,然后查询12画,相应的就可以找到斯字所对应的页码;②拼音查斯字:可先找到拼音S,然后找到完整的拼音si,然后看到第1声调看到sī,相应的就可以找到斯字所对应的页码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