斟 详细解释
-
斟 zhēn〈名〉(1) 汤汁,羹汁 [soup]斟,汁也。——《方言三》厨人进斟,因反斗以击代王,杀之。——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(2) 古国名 [Zhen state]。相传为夏同姓诸侯之国
其它解释
-
斟 zhēn〈动〉(1) (形声。从斗,甚声。本义:用勺子舀取)(2) 同本义 [ladle]斟,勺也。——《说文》斟,酌也。——《广雅》孔子穷乎 陈蔡之间,藜羹不斟,七日不尝粒。——《吕氏春秋》太行何艰哉,北斗不可斟。—— 唐· 顾况《游子吟》其御羊斟不与。——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羊羹不斟,而宋国危。——《淮南子·鏐称》(3) 用壶倒酒或茶水 [pour]主人有酒且莫斟,听我一曲悲来吟。——唐· 李白《悲歌行》(4) 又如:斟酒;斟一杯水;斟泻(倾注);斟茶;给她斟一杯酒(5) 考虑,考虑好坏,比较长短 [consider]斟量功伐。——《颜氏家训·省事》(6) 又如:斟酌损益(仔细考虑,反复商讨,以决定增减、兴革);斟勺(考虑,吸取);斟裁(斟酌决定);斟量(酌量;估量)
斟是什么意思说文解字
-
说文解字
斟【卷十四】【斗部】
勺也。从斗甚聲。職深切
备注注解
(斟)勺也。勺玉篇、廣韵作酌。按許以盛酒行觴爲?。則水漿不曰酌。枓曰勺。用枓挹注亦曰勺。詩。泂酌彼行潦。挹彼注茲。則勺?古通也。勺之謂之斟。引申之盛於勺者亦謂之斟。方言。斟、汁也。北燕朝鮮洌水之閒曰斟。左傳羊斟不與、趙世家張儀列傳廚人進斟是也。又引申之。凡增益謂之斟。方言曰。斟、益也。南楚凡相益而又少謂之不斟。凡病少愈而加劇亦謂之不斟。或謂之何斟。言雖少損無所益也。勺之斟之、多少在已。故凡處分曰斟勺。今多用斟?。○左傳。華元殺羊食士。其御羊斟不與。此羊斟謂羊汁也。宋世家說此事云。華元殺羊以食士。其御羊羹不及。可以證左傳之解矣。傳當本作其御羊羊斟不與。上羊其名也。故字叔牂。君子謂羊斟非人也。其羊斟之謂乎。二斟字衍文。淮南子作羊羹。不斟謂不益也。吕覽察微篇羊斟爲人名。亦是淺人增斟也。从斗。甚聲。職深切。七部。

汉语字典查斟字:
①部首查斟字:可先查部首,然后查询13画,相应的就可以找到斟字所对应的页码;②拼音查斟字:可先找到拼音Z,然后找到完整的拼音zhen,然后看到第1声调看到zhēn,相应的就可以找到斟字所对应的页码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