凿 详细解释
-
凿鑿〈名〉(1) 凿子 [chisel]其次用钻凿。——《汉书·刑法志》凿齿持盾。——《山海经·海外南经》释椎凿而上。——《庄子·天道》(2) 又如:平凿;圆弧凿;菱形凿(3) 古代用以施行黥刑的刑具。因指黥刑 [ancient punishment of tattooing the face]天下好知,而百姓求竭矣。于是乎锯制焉,绳墨杀焉,椎凿决焉。——《庄子》(4) [耳鼻口目等]孔窍 [aperture]。如:凿眼(眼线)
其它解释
-
凿鑿〈动〉(1) (形声。从金,鑿()省声。从金,表示与金属制品有关。本义:凡穿物使通都称凿)(2) 同本义 [cut a hole;chisel or dig]凿,穿木也。——《说文》重木刊凿之。——《仪礼·士丧礼》皆是水凿之穴。(凿,这里是冲刷的意思。)——宋· 沈括《梦溪笔谈》(3) 又如:凿巾(在覆盖死者脸部的巾上,正对口部的位置,剪开一通孔);凿穴(开造洞穴)(4) 挖掘;开凿 [dig]凿地为坎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水凿之穴。——宋· 沈括《梦溪笔谈》水凿之处。千锤万凿出深山。——明· 于谦《石灰吟》(5) 又如:凿溉(开渠灌溉);凿龙(开凿龙门。指大禹治水,凿龙门以导流);凿饮(掘井而饮)(6) 开通 [open up]然张骞凿空,其后使往者皆称 博望侯。——《史记·张骞列传》(7) 穿凿附会 [give strained interpretations and draw far fetched analogies]所恶于智者,为其凿也。——《孟子·离娄下》(8) 又如:凿说(穿凿附会之说);凿脱(穿凿附会造成失误);凿言(穿凿附会地说)(9) 戳,用手指头猛地一推 [jab]那婆子揪住郓哥,凿上两个栗暴。——《水浒全传》(10) 舂米使之精白 [polish]粢食不凿,昭其俭也。——《左传·桓公二年》(11) 又如:凿八(指捣米一石,可得八斗)(12) 引申为冲刷 [wash]如大小龙湫、水帘、初月谷之类,皆是水凿之穴。——《梦溪笔谈》(13) 敲击,捶打 [beat;strick](14) 又如:凿得生疼;凿了三下

汉语字典查凿字:
①部首查凿字:可先查部首,然后查询12画,相应的就可以找到凿字所对应的页码;②拼音查凿字:可先找到拼音Z,然后找到完整的拼音zao,然后看到第0声调看到záo,相应的就可以找到凿字所对应的页码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