俎 详细解释
-
俎 zǔ〈名〉(1) (指事兼形声。小篆字形。《说文》“从半肉在且上。”且,祭祀所用的礼器。本义:供祭祀或宴会时用的四脚方形青铜盘或木漆盘,常陈设牛羊肉)(2) 同本义 [a sacrificial utensil]为俎孔硕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楚茨》鸟兽之肉,不登于俎。——《左传·隐公五年》祭操俎。——《山海经·海外西经》俎豆之事。——《论语·卫灵公》庖人虽不治疱,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。——《庄子·逍遥游》(3) 又如:俎几(俎形如几,故称。古代祭祀、燕飨时所用的礼器);俎拒(俎足中央的横木);俎味(祭祀用食品)(4) 古代割肉用的砧板。多木制,也有青铜铸的,大方形,两端有足 [a chopping block]如今人方为刀俎,我为鱼肉。(俎,切肉的砧板。)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汉语字典查俎字:
①部首查俎字:可先查部首,然后查询9画,相应的就可以找到俎字所对应的页码;②拼音查俎字:可先找到拼音Z,然后找到完整的拼音zu,然后看到第0声调看到zǔ,相应的就可以找到俎字所对应的页码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