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⒈ 亦作“襁緥”。亦作“襁葆”。 葆,通“褓”。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。后亦泛指婴儿包。
引
-
《列子·天瑞》:“人生有不见日月,不免襁褓者,吾既已行年九十矣。”
《汉书·宣帝纪》:“曾孙虽在襁緥,犹坐收繫郡邸狱。”
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:“緥,小儿被也。”
康有为 《大同书》甲部第一章:“婴孩无知,虽使陨於母胎,夭於襁褓,啜气欲絶,岂识患苦!”
艾青 《年轻的母亲》诗:“打开襁褓又包好,抱起婴儿又放下,嘴里在自言自语,好像和婴儿对话。”
- ⒉ 葆,通“褓”。借指婴幼儿。
引
-
汉 贾谊 《新书·数宁》:“发子 曰:‘至治之极,父无死子,兄无死弟,途无襁褓之葬,各以其顺终。’”
宋 黄庭坚 《寄耿令几父过新堂邑作》诗:“白头晏起饭,襁褓语呕哑。”
苏曼殊 《断鸿零雁记》第二六章:“余自襁褓,独媪一人怜而抚我,不图今已长眠。”
- ⒊ 葆,通“褓”。谓把婴儿包裹在小儿被中。
引
- 宋 洪迈 《夷坚乙志·龚涛前身》:“医居于郡治之南,过司法厅,见门外扰扰往来,云:‘官病亟。’及至 龚氏 而 涛 生。襁葆毕,復还,则司法已死。”
- ⒈ 亦作“襁緥”。亦作“襁葆”。 葆,通“褓”。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。后亦泛指婴儿包。
引
-
《列子·天瑞》:“人生有不见日月,不免襁褓者,吾既已行年九十矣。”
《汉书·宣帝纪》:“曾孙虽在襁緥,犹坐收繫郡邸狱。”
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:“緥,小儿被也。”
康有为 《大同书》甲部第一章:“婴孩无知,虽使陨於母胎,夭於襁褓,啜气欲絶,岂识患苦!”
艾青 《年轻的母亲》诗:“打开襁褓又包好,抱起婴儿又放下,嘴里在自言自语,好像和婴儿对话。”
- ⒉ 葆,通“褓”。借指婴幼儿。
引
-
汉 贾谊 《新书·数宁》:“发子 曰:‘至治之极,父无死子,兄无死弟,途无襁褓之葬,各以其顺终。’”
宋 黄庭坚 《寄耿令几父过新堂邑作》诗:“白头晏起饭,襁褓语呕哑。”
苏曼殊 《断鸿零雁记》第二六章:“余自襁褓,独媪一人怜而抚我,不图今已长眠。”
- ⒊ 葆,通“褓”。谓把婴儿包裹在小儿被中。
引
- 宋 洪迈 《夷坚乙志·龚涛前身》:“医居于郡治之南,过司法厅,见门外扰扰往来,云:‘官病亟。’及至 龚氏 而 涛 生。襁葆毕,復还,则司法已死。”
襁褓例句
句1.徐树铮羽扇轻摇,诱杀陆建章于天津军粮城,欲扼杀此新生力量于襁褓,但是没想到陆的连襟冯玉祥比陆更有建树,前门驱狼,后门进虎,智囊也有失算的时候。
句2.曾经,你只是躲在温室中的花朵;如今,你已是一只能够搏击风浪的海燕;曾经你是偎依在襁褓中婴儿,是一位朝气蓬勃风华正貌青年,青年节快乐!
句3., 不会有不曾犯过罪或者做过好事的人,死后被人遗忘了的。一个在襁褓中的婴儿,一个话说不全的娃娃,一旦火殇了,仍然活在他们亲人的心里,并且还要通过亲人在世上做出些赎罪的事情,虽然他们的身体已经烧成灰烬或者丢在大海里沉没了。
句4.宁可扼杀一个襁褓中的婴儿,也不要让未出场的欲望滋长.
句5.当你在睡觉时,母亲会用襁褓将你小心翼翼地盖好,只露出你那圆乎乎的脸蛋;当你躺在母亲的身上喝奶时,母亲同样用襁褓将你裹好,希望你在她的怀里备感温暖。
句6.过了几天,娇小玲珑的花骨朵吐出一枝细细的如针样的花蕊。好似襁褓中的婴儿调皮地把粉嫩的小手举了起来。我猜想着,花儿莫不是要在小手儿上开放吧。花开了再伸出小手儿,小手儿再开花骨朵,花骨朵又伸小手儿……
句7.宁可扼杀一个襁褓中的婴儿,也不要让未出场的欲望滋长.
句8., 宁可扼杀一个襁褓中的婴儿,也不要让未出场的欲望滋长.
句9.一切都只是懵懵懂懂,她的敏感和聪慧让她立刻意识到这件事的可怕后果,还未待那青涩稚嫩的感觉成形,就立刻被她杀死在襁褓之中,并且潜意识的,停止了自己的生长,她只想永远在师父的膝下,做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听话的孩子。fresh果果
句10.富贵又何为,襁褓之间父母违。展眼吊斜晖,湘江水逝楚云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