鞶 详细解释
-
鞶 pán〈名〉(1) (形声。从革,般声。革,去毛并经加工的兽皮。本义:皮制的束衣的大带)(2) 同本义 [leather belt for fastening cloth]鞶,大带也。——《说文》或锡之鞶带。——《易·讼卦》鞶厉游缨。——《左传·桓公二年》(3) 又如:鞶帨(大带与佩巾。喻学者文辞繁琐);鞶带(革带,腰带);鞶厉(古代衣服上的带子)(4) 小囊。专指荷包。 [small bag] 如:鞶囊(古代官吏用来盛印绶的革制袋囊); 鞶结(小袋子的扎口)
鞶是什么意思说文解字
-
说文解字
鞶【卷三】【革部】
大帶也。《易》曰:“或錫之鞶帶。”男子帶鞶,婦人帶絲。从革般聲。蒲官切
备注注解
(鞶)大帶也。易曰。或錫之鞶帶。訟上九。男子帶鞶。婦人帶絲。鞶、革帶也。故字從革。内則曰。男鞶革。女鞶絲。注云。鞶、小囊盛帨巾者。男用韋。女用繪。有飾緣之。則是鞶裂。與詩云垂帶如厲、紀子帛名裂繻字雖今異。意實同。按小雅垂帶而厲箋云。而亦如也。而厲、如鞶厲也。鞶必垂厲以爲飾。厲字當作裂。說與禮記注同。而毛傳云厲、帶之垂者。左傳鞶厲。服云。鞶、大帶也。賈逵、杜預說同。虞翻注易亦云。鞶帶、大帶。皆與鄭異。葢鄭以大帶用素。天子諸侯大夫同。士用練。皆不用革也。大帶所以申束衣。革帶以佩玉佩及事佩之等。故喪服以要絰象大帶。又有絞帶象革帶也。内則云。男鞶革。女鞶絲。則鞶非大帶明矣。周禮巾車疏引易注云。鞶帶、佩鞶之帶。此葢鄭注與詩、禮注同。而内則施縏袠注云。縏、小囊也。縏袠言施。爲箴管線纊有之。則縏亦與鞶同類。从革。此鄭知非大帶也。般聲。簿官切。十四部。

汉语字典查鞶字:
①部首查鞶字:可先查部首,然后查询19画,相应的就可以找到鞶字所对应的页码;②拼音查鞶字:可先找到拼音P,然后找到完整的拼音pan,然后看到第0声调看到pán,相应的就可以找到鞶字所对应的页码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