蠡 详细解释
-
蠡 luó〈名〉(1) 通“蠃”。蜾蠃 [eumenid]谅不登樔而椓蠡兮,得不陈力而相追。——汉· 班昭《东征赋》。注:“蠡与蠃古字通。”(2) 另见
其它解释
-
蠡 lí〈名〉(1) 瓠瓢,用葫芦做的瓢 [calabash shell serving as dipper]以蠡测海。——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(2) 又如:蠡升(容量一升的瓢子);蠡帽(防矢石的盔帽。其形似瓠瓢,故名);蠡勺(一瓢勺);蠡见(喻肤浅的见识);蠡酌管窥(用瓢量海水,从竹管里看天。比喻见识浅薄,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片面)(3) 另见
-
蠡 lǐ〈动〉虫蛀木 [eat;insect eats a wood]。引申为器物久磨将断的样子蠡,虫啮木中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段玉裁注:“蠡之言剺也,如刀剺物。”以追蠡。——《孟子》
-
蠡 lǐ(1) ——人名、地名用字。如:范蠡(春秋末年越国大夫);蠡县(在河北省中部);蠡湖(在江苏无锡市东南)(2) 另见
蠡是什么意思说文解字
-
说文解字
蠡【卷十三】【䖵部】
蟲齧木中也。从䖵彖聲。
,古文。盧啓切〖注〗
,亦古文。
备注注解
(蠡)蟲齧木中也。此非蟲名。乃謂螙之食木曰蠡也。朱子注孟子曰蠡者齧木蟲、則誤矣。蠡之言剺也。如刀之剺物。蠡叚借之用極多。或借爲蠃蚌字。或借爲瓢?字。楚辭。覽芷圃之蠡蠡。又借爲禾黍離離字。孟子曰。以追蠡。趙注曰。追、鐘鈕也。鈕擘齧處深矣。蠡蠡、欲絕之皃。此又以蠡同離、同劙。方言曰。劙、解也。又曰。蠡、分也。皆其義也。不知叚借之恉、乃云鐘鈕如蟲齧而欲絕。是株守許書之辭。而未能通許書之意矣。从䖵。彖聲。彖見?部。讀若弛。非通貫切之彖也。此久誤。今正篆文倂說解。盧啟切。十六部。
()古文。按此古文與篆不別。疑古文从豕。

汉语字典查蠡字:
①部首查蠡字:可先查部首,然后查询21画,相应的就可以找到蠡字所对应的页码;②拼音查蠡字:可先找到拼音L,然后找到完整的拼音li,然后看到第0声调看到lǐ,相应的就可以找到蠡字所对应的页码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