● 栎
-
栎(櫟)yuè(ㄩㄝˋ)⒈ 〔栎阳〕地名,在中国陕西省。⒉ (櫟)
其它词义
-
栎(櫟)lì(ㄌ一ˋ)⒈ 落叶乔木,叶子长椭圆形,结球形坚果,叶可喂蚕;木材坚硬,可制家具,供建筑用,树皮可鞣皮或做染料。亦称“麻栎”、“橡”;通称“柞树”。
翻译chestnut-leaved oak; oak
【造字法】
- 形声:从木、乐声
常用词组
栎 详细解释
-
栎(1) 櫟(2) 另见
其它解释
-
栎櫟〈名〉(1) 即“麻栎”。通称“柞树” [sawtooth oak]栎,栎木也。——《说文》山有苞栎。——《诗·秦风·晨风》白于之山,下多栎檀。——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槠栎草斗之实。——明· 刘基《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》(2) 一种落叶乔木,花黄褐色,果实叫橡子或橡斗。木材坚硬,可制家具,供建筑。树皮可鞣皮或做染料。叶子可喂柞蚕。另有一种栓皮栎,树皮质地轻软,富有弹性,是制造软木的主要原料山有苞栎,隰有六駮。——《诗·秦风·晨风》(3) 又如:栎散(栎木一类无用的木料);栎樗(比喻无用之材。作为才质不好的谦词)(4) 栏杆之类 [railing;banisters;balustrade]建章宫后阁重栎中,有物出焉。——《史记》(5) 古都邑名,春秋时郑国别都 [capital of Li],在今河南省禹县
-
栎櫟〈动〉(1) 刮;敲;搏击 [strike]嫂厌叔,叔与客来,嫂详为羹尽,栎釜,宾客以故去。——《史记·楚元王世家》栎雌妒异,倏来忽往。——潘岳《射雉赋》(2) 啮咬 [chew]以牙栎之,裁断皮出血。——《艺文类聚》引《广志》(3) 另见
栎是什么意思说文解字
-
说文解字
櫟【卷六】【木部】
木也。从木樂聲。郎擊切
备注注解
(櫟)櫟木也。秦風隰有苞櫟傳曰。櫟木也。陸機曰。苞櫟、秦人謂柞櫟爲櫟。河內人謂木蓼爲櫟。椒榝之屬。其子房生爲梂。木蓼子亦房生。故說者或曰柞櫟。或曰木蓼。機以爲此秦詩也。宜從其方土之言。作櫟是也。按陸意謂秦詩當是柞櫟。今觀許櫟梂二篆連屬。正與陸所云木蓼子房生爲梂者合。然則許意謂木蓼也。艸部云。草、櫟實也。一曰様
。木部栩下云。柔也。其草一曰様。此則謂草
爲櫟實。正陸所謂秦人謂柞櫟爲櫟。又云。栩今柞櫟也。草下櫟實字非木部之櫟。許意栩柔、様草爲一物。是名柞櫟。亦名櫟。而非柞也。亦非子梂生之櫟也。柞與棫爲類。櫟似椒榝。鄭箋大雅云。柞櫟也。則以柞與柞櫟合爲一耳。從木。樂聲。郎擊切。古音在二部。

汉语字典查栎字:
①部首查栎字:可先查部首,然后查询9画,相应的就可以找到栎字所对应的页码;②拼音查栎字:可先找到拼音L,然后找到完整的拼音li,然后看到第0声调看到lì,相应的就可以找到栎字所对应的页码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