晦 详细解释
-
晦 huì〈动〉掩蔽;隐秘 [hide]。如:晦迹(隐居);晦抑(隐藏;隐瞒);晦心(隐藏本心);晦光(蒙蔽光明)
其它解释
-
晦 huì〈名〉(1) (形声。从日,每声。本义: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)(2) 同本义 [last day of the lunar month]晦,月尽也。——《说文》三十日日月合宿,谓之晦。——《论衡·四讳》陈不违晦。——《左传·成公十七年》朝菌不知晦朔。——《庄子·逍遥游》不知晦朔。——[英]赫胥黎著、 严复译《天演论》戊申晦。——清· 姚鼐《登泰山记》(3) 又如:晦望(农历每月末一日与十五日);晦景(晦日,晦节);晦日(农历每月最后的一天)(4) 夜;晚 [night]晦淫惑疾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。注:“夜也。”(5) 又如:晦明(从黑夜到天明。即昼夜);晦晓(夜晚与天明);晦魄(夜月);风雨如晦
-
晦 huì〈形〉(1) 昏暗 [dark]晦而休。——《国语·鲁语》。注:“冥也。”是时雷电晦冥。——《汉书·高帝纪》幽晦以多雨。——《楚辞·屈原·涉江》道途显晦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传》晦明变化。——宋· 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(2) 又如:晦冥(昏暗);晦蒙(昏暗);晦盲(昏暗不明);晦芒(昏暗)(3) 义理深微;隐晦;含蓄 [implicit]志而晦。——《左传·成公十四年》(4) 又如:晦伏(隐晦不显);晦昧(隐晦不明);晦窒(晦涩不通);晦塞(晦涩不畅)(5) 草木凋零 [withered,fallen and scattered about]寂历百草晦。——江淹《诗》。注:“凡草木华实荣茂谓之明,枝叶凋伤谓之晦。”(6) 又如:晦在(凋零将尽,健在的已经很少了)(7) 倒霉 [be unlucky]。如:晦气星(比喻能使人倒霉的人或事);晦气色(难看的、呈青黄色的脸色)

汉语字典查晦字:
①部首查晦字:可先查部首,然后查询11画,相应的就可以找到晦字所对应的页码;②拼音查晦字:可先找到拼音H,然后找到完整的拼音hui,然后看到第0声调看到huì,相应的就可以找到晦字所对应的页码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