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 详细解释
-
吴 Wú〈名〉吴国 [Wu state]。公元222—280年孙权所建的国家。如:吴越(古代的两个敌对国家。借指仇人);吴歈(吴地的歌声);吴牛见月(吴地的牛怕热,看见月亮以为是太阳,喘息起来);吴越气脉(比喻较高的水平和标准);吴头楚尾(指吴楚之间的地区)
其它解释
-
吴吴〈动〉(会意。从口,从矢。矢(),象头的动作。合起来表示晃着头大声说话。本义:大声说话,喧哗) 同本义 [peal]不吴不敖,胡考之休。——《诗·周颂·丝衣》。传:“吴,哗也。”
-
吴 wú〈形〉〈方〉∶大 [big]。如:吴魁(大而平的盾);吴榜(大棹,划船工具。亦指船)
吴是什么意思说文解字
-
说文解字
吳【卷十】【夨部】
姓也。亦郡也。一曰吳,大言也。从夨口。
,古文如此。五乎切〖注〗徐鍇曰:“大言,故夨口以出聲。《詩》曰:不吳不揚。今寫《詩》者改吳作㕦。又音乎化切。其謬甚矣。” 〖注〗
,亦古文吳。文四重一
备注注解
(吳)大言也。大言之上各本有姓也亦郡也一曰吳八字。乃妄人所增。今删正。檢韵會本正如是。周頌絲衣、魯頌泮水皆曰不吳。傳箋背云吳、譁也。言部曰。譁者、讙也。然則大言卽謂譁也。孔沖遠詩正義作不娱。史記孝武本紀作不虞。皆叚借字。大言者、吳字之本義也。引伸之爲凡大之偁。方言曰。吳、大也。九章。齊吳榜以擊汏。王注。齊舉大櫂。从夨口。大言非正理也。故从夨口。五乎切。五部。何承天改吳作?。音胡化反。其繆甚矣。
()古文如此。从口大。

汉语字典查吴字:
①部首查吴字:可先查部首,然后查询7画,相应的就可以找到吴字所对应的页码;②拼音查吴字:可先找到拼音W,然后找到完整的拼音wu,然后看到第0声调看到wú,相应的就可以找到吴字所对应的页码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