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⒈ 依据;沿袭。
引
-
《隋书·王劭传》:“採民间歌謡,引图书讖讳,依约符命,捃摭佛经,撰为《皇隋灵感誌》,合三十卷,奏之。”
唐 元稹 《告祀曾祖文》:“今谨依约庙则,每岁以二至、二分暨正旦,与宗 积 彼此奉祀於治所。”
明 梅鷟 《尚书考异》:“出 孔 壁中者,尽后儒伪作,大抵依约诸经《论》《孟》中语,并窃其字句而缘饰之。”
- ⒉ 仿佛;隐约。
引
-
唐 刘兼 《登郡楼书怀》诗:“天际寂寥无雁下,云端依约有僧行。”
宋 晏殊 《少年游》词:“风流妙舞,樱桃清唱,依约驻行云。”
明 文徵明 《庚辰除夕》诗:“醉墨淋灕玉雨株,澹痕依约两行书。”
胡怀琛 《与仲兄夜话》诗:“隔江依约闻丝竹,往事悽辛话乱离。”
- ⒊ 大约;大概。
引
-
唐 元稹 《和乐天示杨琼》诗:“腰身瘦小歌圆紧,依约年应十六七。”
宋 苏轼 《江神子》词之三:“忽闻江上弄哀筝,苦含情,遣谁听?烟敛云收,依约是 湘灵。”
陈残云 《山谷风烟》第十四章:“冯均 依约早到大半个时辰,他不知道开什么会。”
- ⒋ 形容情意缠绵。
引
-
元 舒逊 《感皇恩》词:“谁道小窗萧索?青灯相伴我,情依约。”
明 吴承恩 《千秋岁》词:“芳草閒愁远,情依约,寸心刚被春拘管。”
- ⒈ 依据;沿袭。
引
-
《隋书·王劭传》:“採民间歌謡,引图书讖讳,依约符命,捃摭佛经,撰为《皇隋灵感誌》,合三十卷,奏之。”
唐 元稹 《告祀曾祖文》:“今谨依约庙则,每岁以二至、二分暨正旦,与宗 积 彼此奉祀於治所。”
明 梅鷟 《尚书考异》:“出 孔 壁中者,尽后儒伪作,大抵依约诸经《论》《孟》中语,并窃其字句而缘饰之。”
- ⒉ 仿佛;隐约。
引
-
唐 刘兼 《登郡楼书怀》诗:“天际寂寥无雁下,云端依约有僧行。”
宋 晏殊 《少年游》词:“风流妙舞,樱桃清唱,依约驻行云。”
明 文徵明 《庚辰除夕》诗:“醉墨淋灕玉雨株,澹痕依约两行书。”
胡怀琛 《与仲兄夜话》诗:“隔江依约闻丝竹,往事悽辛话乱离。”
- ⒊ 大约;大概。
引
-
唐 元稹 《和乐天示杨琼》诗:“腰身瘦小歌圆紧,依约年应十六七。”
宋 苏轼 《江神子》词之三:“忽闻江上弄哀筝,苦含情,遣谁听?烟敛云收,依约是 湘灵。”
陈残云 《山谷风烟》第十四章:“冯均 依约早到大半个时辰,他不知道开什么会。”
- ⒋ 形容情意缠绵。
引
-
元 舒逊 《感皇恩》词:“谁道小窗萧索?青灯相伴我,情依约。”
明 吴承恩 《千秋岁》词:“芳草閒愁远,情依约,寸心刚被春拘管。”
依约例句
句1.欲话心情梦已阑,镜中依约见春山。方悔从前真草草,等闲看。环佩只应归月下,钿钗何意寄人间。多少滴残红蜡泪,几时干。纳兰容若
句2.来到初二4班教室外的闵枫,没有见到依约在门口等他的闵飞,却是看见了在走廊正和同学谈笑风生的老姐程晓君。
句3.是什么力量召唤世界各地的校友放下工作,搁下业务依约赴会?
拆字-依字的拼音和解释:
①依字拼音:yī,部首:部首,共8笔画,字体结构是:左右。
②依字意思:
依yī(一)
⒈ 靠,仗赖:依靠。依傍(a.依靠;b.摹仿,多指艺术、学问)。依恋。依偎。依存。依附。归依。
⒉ 按照:依照。依旧。依据。依次。
⒊ 顺从,答应:依从。依顺。依允。
⒋ 亲密的样子:“有依其士”。
;
拆字-约字的拼音和解释:
①约字拼音:yāo,部首:部首,共6笔画,字体结构是:左右。
②约字意思:
约(約)yuē(ㄩㄝ)
⒈ 绳子。
⒉ 拘束,限制:约束。约法。制约。约定俗成。
⒊ 共同议定的要遵守的条款:立约。条约。契约。
⒋ 事先说定:约见。约会。
⒌ 邀请:约请。约集。
⒍ 节俭:节约。俭约。
⒎ 简要,简单:由博返约。简约。
⒏ 大略:约计。约莫。约略。
⒐ 算术上指用公因数去除分子和分母使分数简化:约分。
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