● 插科打诨
- 科:古代戏曲用语;插科:指剧中人的表情和动作;诨:戏谑;开玩笑;打诨:用诙谐的语言相戏谑。指演剧中插入一些滑稽幽默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逗引观众发笑。现也指在郑重场合中插入的戏谑动作或言语。也作“撒科打诨”、“搀科散诨”。
正音
- “诨”,不能读作“hún”。
辨析
- None
变形
- “诨”,不能写作“浑”。
用法
- 联合式;作主语、谓语;泛指开玩笑逗乐。
出处
- 明 高明《琵琶记 副末开场》:“休论插科打诨,也不寻宫数调,只看子孝与妻贤。”
【翻译】
感情插科打诨是中性词。
英语make all manner of quips and jokes
德语Gags machen(nach (lustigen) Effekten haschen)
【例句】
- 事情出了岔子的时候,插科打诨,轻松的把责任卸在别人头上。(丁玲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》三五)
拆字-插字的拼音和解释:
①插字拼音:chā,部首:部首,共12笔画,字体结构是:左右。
②插字意思:
插chā(ㄔㄚ)
⒈ 扎进去,把细长或薄的东西放进去:插入。插秧。插花。插座。插头。插翅难飞。
⒉ 加入,参与:插班。插话。插曲。插图。插页。插叙。安插。
拔
;
拆字-科字的拼音和解释:
①科字拼音:kē,部首:部首,共9笔画,字体结构是:左右。
②科字意思:
科kē(ㄎㄜ)
⒈ 动植物的分类单位:狮子属于猫科。槐树是豆科。
⒉ 机关内部组织的划分:科室。财务科。
⒊ 学术或专业的类别:科目。学科。文科。外科。
⒋ 古代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:科举。科甲。科第。登科。
⒌ 判定(刑罚):科处(
)。科罚。⒍ 古典戏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:笑科。科白。
⒎ 古同“棵”。
;
拆字-打字的拼音和解释:
①打字拼音:dá,部首:部首,共5笔画,字体结构是:左右。
②打字意思:
打dǎ(ㄉㄚˇ)
⒈ 击,敲,攻击:打击。殴打。打杀。
⒉ 放出,发出,注入,扎入:打炮。打雷。打信号。打电报。
⒊ 做,造:打首饰。打家具。
⒋ 拨动:打算盘。
⒌ 揭,破,凿开:打破。打井。
⒍ 举,提起:打灯笼。打起精神。
⒎ 涂抹,印,画:打蜡。打戳子。
⒏ 写出,开出:打证明。
⒐ 捆,扎:打包裹。
⒑ 合,结合:打伙。打成一片。
⒒ 获取,购取:打水。打鱼。
⒓ 除去:打消。打杈。
⒔ 定出,计算:打算。打腹稿。
⒕ 用,采用,使用:打比喻。
⒖ 玩,玩耍:打球。
⒗ 截,停,减,退:打住。打价儿。
⒘ 表示人体发出某种行为动作:打手势。
⒙ 进行某种活动,从事或担任某种工作:打交道。打短工。
⒚ 与某些动词结合,基本上保留原动词词义:打扫。打扰。
⒛ 自,从:打哪儿来?
;
拆字-诨字的拼音和解释:
①诨字拼音:hùn,部首:部首,共8笔画,字体结构是:左右。
②诨字意思:
诨(諢)hùn(ㄏㄨㄣˋ)
⒈ 开玩笑,诙谐可笑的话:诨话。诨名(外号)。诨号。
⒉ 专以打诨逗趣的人:“思明爱优诨,寝食常在侧”。
;